close


         今天開車的時候,坐在副駕駛座的友人,沒頭沒腦地丟出一個問題:「什麼是產業道路?」一聽到這個問題,老師腦中頓時浮現幾個畫面:狹小的道路、呼嘯而過的砂石車、鄉村小路…。許多模糊的印象,卻說不出它精確的定義。當下便決定把「產業道路」,作為老師第一個【有史有蹤】探尋對象。

         根據《重編國語字典》定義,產業道路的開發,是「為(了)便利鄉鎮村里與產業地區間農產及生產資材之運輸,並為開創農村繁榮及提高農民所得之基層建設。」從這裡的解釋看來,產業道路似乎扮演著聯絡鄉村、都市的重要角色,民國60、70年代或許促進了農村發展。

         但時至今日,從環保的角度來看,產業道路卻是國土保育的殺手。為何會有如此嚴厲的指責呢?這是因為當年修築產業道路的私人或地方政府,在未妥善進行調查下,便恣意築路,對環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壞,嚴重者甚至造成土石流等災情。日前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發布了〈國土復育策略方案〉,限制產業道路的修築,期達到國土復育的目的。

力行產業道路 

 

 


  




  




 

 



【圖說】南投仁愛鄉  力行產業道路
 



※ 延伸閱讀:
【88水災誰之過─國土復育篇 行政、立法怠惰 國土三法難產】 按我連結

【影音:立法院對
「國土復育策略方案」的討論】 按我觀賞


※ 參考資料:

1. 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路版》檢索時間:2010.09.07。

2. 張景森,〈萬惡路為首〉,《悲歌美麗島》。轉引自【環境資訊中心】網站。檢索時間:2010.09.07。 

3. 【臺北市產業道路基本資料表】檢索時間:2010.09.07。

4. 【經建會─國土復育策略方案】
檢索時間:2010.09.07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